温姓历史发展
温姓姓氏起源
温氏,一说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 一说郤至食采于温,号曰温季,因以命氏;一说苏生之后;一说颛顼高阳氏后裔平封于温,其后以封邑为氏,此说来源于唐碑。鲜卑族叱温氏、温盆氏和温孤氏均改温氏。唐时,康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昇,流岭表,免归,也改姓温。后来,蒙古族、满族也有改为温姓者。温姓迁徙分布
先期的温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地区。西周初,温人一支向西迁到甘肃祁连山,与月氏人相遇,成为月氏人中的温部落,再往西迁的温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温宿国,成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朝初, 温姓已经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华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汉代的常见姓氏之一。汉、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北方地区温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口急剧减少。一部分人向西北迁移,一部分人与中原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 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最终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族。宋朝时期,温姓大约有2万人,这一数字不包括外族统治 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温姓为宋朝的小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广东和福建三省。南北温姓人口几乎各占一半,全国形成了中原、粤闽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河南为温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50%。明朝时期,温姓人口激增,大约有近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上升为明朝第111位姓氏,这一数据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因此温姓的人口急剧上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这两省温姓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陕西、陕西、浙江、广东三省。江西为温姓第一大省, 约占总温姓人口的46%。全国形成了北部晋陕、南方粤赣浙两大块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两反向移动,初步形成了南北温姓分布的局面。温姓姓氏文化
温姓郡望堂号
- 郡望
- 堂号
温姓宗祠楹联
- 四言通用联
- 五言通用联
- 七言通用联
- 十言及以上联
温姓家谱文献
属地 | 年代 | 谱名 | 著者 | 藏地 |
---|---|---|---|---|
浙江常山 | 清代 | 常山温氏宗谱三卷(木刻本) | (明)陈辅始修 | 浙江省常山市同弓乡山明村 |
全国 | 清代 | 全国温氏家谱(手写本) | (清)温藏麟、温成泰等修 | 新疆大学图书馆 |
香港新界 | 清代 | 香港新界粉岭龙头温氏族谱(手写本) | 待考 | 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香港新界 | 清代 | 香港新界西贡豪涌温氏族谱(木刻本) | 待考 | 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未详 | 清代 | 温氏东支族谱四册(木刻本) | (清)温璞温、瑗纂修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山西祁县 | 清代 | 山西祁县温氏家谱二卷(木刻本) | (清)温秀容校定 | 山西省祁县文物管理所 |
福建漳州 | 清代 | 福建漳州龙溪太原堂温氏衍派族谱(木刻本) | (清)温克忠修 | 台湾省 |
福建漳州 | 清代 | 福建漳州龙溪太原堂温氏衍派氏族谱(木刻本) | (清)温献琛钞 | 台湾省 |
江西宁都 | 清代 | 江西宁都温氏家谱八本(木刻本) | (清)温亨如纂修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万芭 | 清代 | 万芭温氏族谱五卷,前编两册,后编三册(木刻本) | 待考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湖南浏阳 | 清代 | 湖南浏阳温氏族谱(木刻本,今仅存第七卷) | 待考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江西宁都 | 清代 | 江西宁都温氏族谱(木刻本,今仅存第二~四卷、第六~七卷、第十~十一卷、第十三~十四卷) | 待考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江西宁都 | 清代 | 江西宁都温氏族谱(木刻本,残本) | 待考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未详 | 清代 | 温氏族谱两册(木刻本) | 待考 | 江西省图书馆 |
山西石城 | 清代 | 山西石城太原堂温氏重修家谱一册(木刻本,今仅存第二卷) | 待考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四川新都 | 民国 | 四川新都温氏余庆堂族谱十卷 (石印本) | (民国)温兴恕等纂修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四川新都 | 民国 | 温氏余庆堂族谱十卷(石印本) | (民国)温兴玉等编辑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四川新都 | 民国 | 四川新都温氏庆余堂族谱十卷(石印本) | (民国)温兴玉等纂修 | 四川省图书馆 |
陕西关中 | 民国 | 陕西关中温氏族谱(铅印本) | (民国)温良儒纂修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等 |
江西万载 | 民国 | 江西万载温氏族谱六卷,前编、后编各一卷(铅印本) | (民国)温明照主修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河南洛阳 | 现代 | 河南洛阳唐村温氏家谱一册(1963年手抄本) | (现代)温保善、温如圣等纂修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河南洛阳 | 现代 | 河南洛阳唐村温氏家谱一册(1965年手抄本) | (现代)温保善等纂修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浙江常山 | 待考 | 浙江常山温氏宗谱两册(木刻本) | 待考 | 浙江省常山县同弓乡山明村 |
台湾 | 现代 | 台湾温氏大族谱(铅印本) | (现代)温万宝等编修 | 台湾省台北市、新竹县温氏宗祠 |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温氏网 |
温姓字辈排行
- 广西
- 广东
- 浙江
- 江西
- 山东
- 四川
- 湖北
- 河北
- 贵州
- 云南
- 重庆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江苏
- 安徽
- 菲律宾
- 其他
温姓姓氏名望
温姓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温姓历代名人56名,占总名人数的0.12%, 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140位;温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2%,排在并列第131位;温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1%,排在并列第124位;温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3%,排在并列第122位。温姓历代被载入史册的名人不胜枚举:西汉枸顺侯温疥: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东晋明帝时中书令温峤;北朝北魏文学家温子异;唐太宗时中书令温彦博,其兄温大雅官拜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弟温大有封清河郡公,其子温庭筠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北宋户部尚书温仲舒;宋、元之际书画家温日观;明朝东阁大学士温体仁;清朝内阁中书温睿临,民主革命烈士温生才等。温姓古代名人
温平:即己平,古温国立国者。温季:即郄至。因被封于温地,人称温季。温疥:史书上最早记载的温姓著名人物。汉功臣,封惸侯。温序:(?~30)汉朝祁(今山西晋中祁县)人,曾任州从事。温恢:(178~223)祁县(今山西晋中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温羡:祁人,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后。祖温恢,曹魏扬州刺史。父温恭,济南太守。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六龙”。温峤:(288~329)祁人,东晋名臣、名将。博学能文,工书。温子升:(495~547)字鹏举,祁人,北魏著名文学家,官至中军大将军。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祁人,唐代名宦。兄弟三人,俱知名于当世。高祖时,彦宏(?~627)参与机务,官吏部尚书,封黎国公;彦博(573~637)初从幽州总管罗艺,后随罗艺降唐,曾被突厥所俘,囚于阴山苦寒之地,归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封虞国公;彦将官至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温璋:温大雅(彦宏)六世孙,唐代官吏。温庭筠:(约801~866)祁人,温彦博裔孙,唐代词人和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仲舒:(?~1010)河南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进士。曾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刑部尚书,知审官院,户部尚书等职。温日观: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宋末元初画家。温纯:(1539~1607)陕西省三原人,明代名臣温新、温秀:河南洛阳人,明代官吏、诗人。兄温新官户部主事,精于诗;弟温秀亦善诗,官知襄阳府同知。温体仁:(1573~1639)浙江省乌程人(今湖州),明代宰相。进士及第,历任编修、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崇祯四年入阁,不久升为首辅。温璜:(1585~1645)明代崇祯年间的进士,官徽州府推官,以后起兵拒京师,城破,他全家殉难,他自刎,一日后复活;又绝食五日;后手抉其创而死。温达:(?~1715)满洲镶黄旗人,清代宰相。温以燠:嘉应州人(今广东梅州),清代学者。温文禾:归安人(浙江吴兴),道光十六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温生才:广东 嘉应州人(今为梅州),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温朝钟:(1878~1911)咸丰县大路坝下街石门坎人,土家族,庚戌革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温姓现代名人
温先星:(1914~1990)江西省石城县人。少将。温济泽:(1914~2000)中国报刊、广播电台工作者,新闻教育家。温玉成:(1915~1989)曾用名吴振兴。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将。温光远:1937年12月出生,河北省赤城县人。主任医师、教授。温宗仁:(1940.10~2008.03),安徽巢湖人。上将军衔。温家宝:1942年出生,天津人,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温熙森:1945年3月生,江苏常熟人,199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温儒敏: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教授。温铁军:1951年出生。管理学博士,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职担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农业部农研中心特聘专家等。温浩:1957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执行主编。温思美:1958年1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温皓然:女,又名乌金卓玛,天津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红楼梦》续书扛鼎作家。温瑞安:港台武侠小说大师,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温玉娟:女,国家一级演员(正师级),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话剧团,兼任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等职,多年来一直担任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执行委员会委员。温兆伦:本名温兆麟,著名影星。温碧霞:著名影星。温岚:女,中国台湾原住民歌手、演员。温姓人口统计
温氏,是中华姓氏中一个古老而著名的姓氏。至2006年底,有人口205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在当今姓氏统计排名中排名第103位。 当代温姓的人口已达到205余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温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两省,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福建、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山东,这七省的温姓又集中了34%。广东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25%,为温姓第一大省。全国已形成粤赣闽、四川和华北三块温姓人口聚集地区。温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赣闽台、广西东部、浙江南端、湖南温南部、川I甘青交界地区、陕宁北部、山西大部、内蒙古中部、京冀西部,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24%以上,最高可达1.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19.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温姓人群。在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区,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08%~0.24%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4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6%的温姓人群。海外温姓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