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姓历史发展
刁姓源流
- 源流一
- 源流二
- 源流三
- 源流四
- 源流五
- 源流六
- 源流七
- 源流八
- 源流九
- 源流十
- 源流十一
- 源流十二
- 源流十三
- 源流十四
刁姓迁徙
西汉初年,刁间由弘农郡东迁渤海郡。汉末三国魏晋时,刁姓在弘农、渤海发展壮大,弘农郡和渤海郡成为刁姓名门望族。东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动荡,渤海饶安人刁协携族人随晋室南迁。后刘裕诛杀刁家,刁氏有回归北方者,但仍有血脉留居江南。北魏时,刁整因河北战乱,遂奉母客居齐州。隋唐两代,刁姓繁衍之主流依旧在北方,但在苏、鄂等地均有刁氏入居。唐昭宗时,长安人刁光胤避乱入蛋。唐末五代时,刁姓开始大规模南下,最南至湖南。刁彦能因仕宦南青而落籍升州,其子孙徙居润州丹徒。还有一支刁姓落籍南京,慢慢迁到镇江。宋元明清四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均有刁姓人入迁。近代,闯关东,走西口,刁氏有族人到东北三省和西北地区落户。由于战乱儿和政府移民,各支族人在迁徙过程中相互渗透,交叉流动,亦有回迁。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流动大,五湖四海均有族人入居。亦有到港台海外谋生发展。截至2016年1月,刁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五位,人口约三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3%左右。刁姓传统文化
刁姓郡望堂号
刁姓主要郡望有:弘农郡、渤海郡、上郡 刁姓主要堂号有:弘农堂、渤海堂、河西堂、上郡堂、翟国堂、藏春堂等刁姓宗祠楹联
楹联内容 | 典故人物 |
---|---|
弘农世泽;献文家声 | 刁衎 |
典章历练;杖履藏春 | 刁协、刁约 |
举笔成龙;挥剑斩蛟 | 刁光、刁代 |
德明炳炳节度使;景智彪彪大将军 | 刁彦能、刁整 |
高大寿年,朝廷杖履俱赐;熟谙典故,国家制度皆咨 | 刁题、刁协 |
刁姓字辈排行
安徽含山典礼堂刁氏字辈(自间公下52世起):“善之昌永,德基延芳,松操筠节,山海钟良。金辉玉彩,体用发祥。行正名立,英哲同章。”典礼堂尊西汉刁间为一世祖。 安徽五河藏春堂刁氏字辈:“万世馀泽,汝廼联元,齐家永茂,秉厚培贤。十三世起(万)……二十八世(贤)。 山东烟台莱山刁氏字辈:“永守培继其维孝友刻念恒业尚在经书”。 四川九凤刁氏字辈:“九廷鼎学基文洪治世维显扬方俊泽”。 四川泸州刁氏字辈:井坎、八卦图支派:“廷鹏如然光正大维(启)谆日昌廷鹏如然光正大(启)良(元)吉士(家)声远君恩(世)(泽)长”。 四川泸州塘石桥、海螺桥支派:“维文秉鼎(应)学基文洪治仕”。 四川泸州刁河坝、松林坝支派:“九廷鼎学基文洪治仕维显(承光继)述炳耀建英奇”。 烟台马山寨礼公后裔1-23世、文登长山村瑞公后裔1-24世、文登韩家庄西石硼义君公后裔1-24世:永世培基,其维孝友。刻念恒业,尚在经书。 大连庄河刁家屯东领公后裔1-24世、大连庄河柯屯文福公后裔1-23世:希守丕基,其维孝友。刻念恒业,尚在经书。 海阳小纪镇小纪村端公后裔分支1-19世:云振培永,绍玉瑞长。 海阳小纪镇端公后裔文城分支1-27世:永守培基,其维孝友。刻念恒业,尚在经书。 乳山口镇刁家塂架公后裔1-13世:作玉德吉,福(明)维合志。 江西赣县修谱时所定字派:(1)清同治年间所定字派:(从始祖起)英俊名宇宙,衣冠萃朝堂,祯祥兆景运,忠义毓贤良,诗礼家声远,继述世泽长,绵延昭祖烈,万代永流芳。(2)、一九四八年修谱时所编字派(廿一世起,中、诗共辈)中华肇新元,人民秉政纲,谱乘复更修,崇先启后光,鸿猷承祖惠,懋绩允传扬,伦常济衍庆,万代绍书香。 广西省武宣县文甫房朝受公后裔字派(廿三世起):树德培元,乃有世业,崇宗炳日,克振家传。 广西省玉林市高峰乡文甫房朝举公后裔字派(从廿一世起):福德永开百世昌,云礽蔚起兆嘉祥,诗书经史燕贻宝,荫乃桂兰玉树香。 四川省简阳县文甫房朝举公后裔字派(从十三世起):道召廷扬,奕世永昌,绳其祖武,星斗文章,英才蔚起,科甲联芳,天锡纯嘏,邦家之光,螽斯远庆,麟趾呈祥,恢宏光绪,万载书香。 广东省兴宁市宁塘镇文甫房朝举公后裔字派(从十三世起):崇玉山麟开茂盛,宗枝远大奕其昌。 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河塘岭信甫房贵公后裔字派(从廿二世起):传家崇孝敬,华国振文章。 广西省贵港市木格镇信甫房员公后裔字派(十六世起):本慕佐,念尚新,贤国宝,儒为珍,耕可富,读能荣,勤创业,俭方成。注:民国初把“贤”改为“民”。 广东省普宁市、潮阳市悦甫公后裔字派(从十一世起):振淑爵国,致德维世,进学永绥,文崇道义,贤俊流芳,弘农华裔,哲嗣光昌,云礽美丽。 江西省万载县竹渡信甫房贵公后裔字派:宗功昭汉晋,祖泽润盟清,德厚佳昌盛。刁姓家谱文献
刁氏族谱两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山东昌邑刁氏族谱一卷,(清)潘洪亮续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木刻活字印本。被收藏在山东省昌邑县石埠西村。广东兴宁河西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刁晏平等编,民国七年(1918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广东兴宁刁氏史籍徵牒不分卷,(民国)刁晏平编,民国十年(1921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兴宁河西刁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三年(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兴宁市档案馆。安徽五河《刁氏五修族谱》共四卷,(民国)刁泽堂字召南主修,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二月石印本四册,在文革十年浩劫,宗祠遭毁,谱亦付丙,硖石刁乃学舍命相护,族谱仅存一部,完整无缺,现被收藏在安徽省五河县小溪镇硖石村。刁姓姓氏名人
刁姓先秦秦汉
刁闲,西汉初齐(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人,大工商业主,中国古代23巨商之一。 刁韪: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东汉大臣。桓帝时为待御史,与陈蕃相重,被陷以朋党禁锢。后复拜议郎,迁尚书,出为鲁、东海二郡相。性耿直,有明略,所在称神。刁姓魏晋南北朝
刁协:渤海饶安人,东晋大臣。东晋初建,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参与制订朝廷典章制度,为元帝心腹,竭力拥护帝室,与王氏势力相抗衡。后王敦起兵反晋,他于出逃途中被杀。 刁彝,刁协子,东晋大臣。王敦乱平后,他斩仇人党为父报仇。历尚书吏部郎,累迁北中郎将、徐衮二州刺史、假节,镇广陵。刁逵,刁彝子,东晋官吏,土族地主。安帝时,任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与其弟刁畅、刁弘等皆不重名节,喜殖财货。后随桓玄叛晋,被刘裕所灭。刁雍:北魏官吏,刘裕执政,逃至后秦,后归北魏,任建义将军,与刘宋军频繁交战,迁徐豫二州刺史等职。尚文好学,著有诗、赋、论、颂、杂文百余篇。又笃信佛教,著有《教戒》。 刁整,刁雍孙,北魏大臣。颇涉书史,解音律。轻财好施,交结名流,然贪而好色,为议者所贬。历安南将军、光禄大夫等职,官终卫大将军。刁姓隋唐五代
刁光胤:长安人,唐代画家,天复中避乱入蜀。善画湖石、花卉、帽兔、鸟雀,工花水,有“孔类升堂,黄得入室”之赞。 刁光胤,唐代画家,有“孔类升堂,黄得入室”之赞。孔嵩、黄筌皆师其笔。刁彦能,五代时后唐大臣。少孤,事母至孝。官至抚州节度使,颇有治称。刁姓宋元
刁通,元代将领。弱冠授从征冯翊校尉。世祖至元中,从丞相伯颜作战,武艺绝伦,功居多。阿术元帅及选通领都下军,克樊城,定镇江、淮南一带。升征东招讨使,佩金符,移镇扬州,命世袭其职。刁代,元代本路总管,是时洞蛟为孽,代挟利剑入洞,代与蛟俱死。刁国器,元代将领。以勋阀为征西帅,临乱决战以果毅称。刁姓明清
刁包,(1603~1669),原名基命,字蒙吉,别号用六居士。现河北省深泽人,明末清初学者。明天启七年(1627)中举,后再试不第,遂放弃举业,著《废八股兴四子五经说》,学术专宗义理。明末倡众守城拒农民起义军。有《易酌》、《用六集》等。 刁国宝,明太祖朱元璋先锋将军,以功授骠骑将军。洪武六年(1373年)三月十五日,鄱阳水战殉忠。敕封金吾将军,上护军(武勋正二品),系安徽五河藏春堂刁氏始祖。刁承祖,(1672~1739),字步武,号醇庵。祁州(治今安国)人,刁包嫡孙。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中进士。历任陕西扶风、江南上元知县,太平府(治今安徽当涂)知府,凤阳知府,湖南驿盐粮储道,湖北提刑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河南、浙江、江西、广东布政使等职。 刁再濂,清代学者,性清介,不苟取。临卒,犹以居官致富戒其子孙。刁戴高:浙江慈溪人,清代学者。诸生。少即以能书工诗名,后多病,足不能行,惟吟诗作字不断。尤善大字,兼通音韵。刁光:唐代画家,长安人,天复中避地入蜀。善画湖石、花卉、帽兔、鸟雀,工花水,孔嵩、黄筌皆师其笔。刁姓近代以来
刁培泽,少将军衔,开国尉官,解放奖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获得者,曾任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正军级),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刁光一(1905-1938),革命烈士。刁根华(1963.11-1985.1.15),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刁辉林(1895-1930),革命烈士。刁九善(1904-1929.10.26),革命烈士。刁作谦,外交家、教育家、中将,广东兴宁市兴城西郊观音堂客家人,原中华民国外交部顾问兼国军陆军中将参谋,参与1945年南京日军投降受降典礼。 刁魁生,高级工程师。刁来芳,高级工程师。刁亦男,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演员。 刁世杰(1890-1956),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成都人。1914年11月保定军校毕业。在川军中历任连长、营长等。1926年12月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长、第一混成旅旅长、第一旅旅长、第八旅旅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四十五军第一二六师副师长兼第二五一旅旅长、第九十五军副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川东师管区司令。1948年5月任陆军中将,同时退为备役。后创办实业,经营川康毛织公司,任董事长。1949年秋迁居中国香港。后移居美国。1956年8月在美国病逝。刁姓研究考证
《姓氏词典》 据《新篆氏族笺释》注云:“系改姓,源于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改为刁氏”。山东省汶上县和河南省偃师市《姬氏志》均记载:“刁姓,系出弘农郡,周文王姬昌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中华百家姓秘典》 记载:“周文王姬昌时,有同姓国雕国,其国人多姓雕氏,后简改刁姓”。《姓苑》记载:“刁,弘农郡,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国,后更为刁氏。齐有竖绍,晋有刁协”。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