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历史发展
郭姓主要源流
1、 起源始祖源自任姓,为黄帝后裔。黄帝与四妃嫫母生有二子:苍林、禺阳。禺阳(也作禹阳,一说为黄帝之孙颛项之少子阳),也称禺虢,受封于任,古城在今河北任邱西北,后南移山东济宁东南。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临东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领,任姓之祖。禺虢的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为侯伯,有郭哀,为大禹御,该郭国在今山东聊城西北一带,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夏王御臣郭哀,其后裔夏臣郭支,是上古历史上最早的郭氏名人。商朝时,郭国降为子爵,郭支后裔商王之臣郭崇是其杰出的代表。历经夏商周三朝,春秋时公元前670年灭于齐,子孙遂以国为氏,郭偃即是被齐所灭的郭国后裔,之后开创中山郭氏。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郭圣通,以及曹魏文帝文德皇后郭女王,其族人皆显赫于当时,皆中山郭氏之族。唐代,郭正一为中山人,出仕武则天,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姓﹑郭姓至少有4000年历史。2、 出自姬姓。源自轩辕黄帝苗裔周王室宗支,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位封公爵,为西虢公。西虢地处陕西宝鸡东。东周平王东迁时,西虢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春秋时公元前655年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后裔以郭为氏。又周武王封其叔虢叔后人公爵,成王时封土于今河南荥阳北,是为东虢公。公元前767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把东虢之地给予护驾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国后人于是北迁山西以南的夏阳(又作“下阳”,今山西平陆)与陕虢一起共存,周惠王封虢叔裔孙虢序为男爵,地在夏阳。至公元前658年灭于晋。陕虢灭后周定王又再封已70多岁的虢序于山西太原北阳曲,为公爵,依王命且表示新生转虢为郭,号称“郭公”,建立诸侯封国。在以后虢序后裔分支迁到定襄(代北地区以南)一带。东汉末,曹操迁定襄虢序后裔分支于阳曲与阳曲郭公后裔合为一起。郭公后裔的郭姓是郭氏的主要支派,因世代居住太原郡阳曲县,秦汉时期发展成为太原郡著名望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发展成为太原郡名门士族。魏晋以来,太原郭氏发展成为中华郭氏最大望族,分支最广,后裔人数也最多,天下著名郭氏望族之中十分之七、八都出自太原阳曲,祖籍皆在太原阳曲(定襄、阳曲、静乐一代),所以有“天下郭氏出太原”一谚语来形容太原郭氏的兴旺发达。姬姓郭氏已有3000年的历史。3、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也无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属。 4、源自少数民族①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汉名叫做郭广德。“库斯”与“郭氏”谐音,这就是回族人汉字姓的由来。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迁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为郭广德的后裔。 ②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郭尔罗斯氏、郭尔罗特氏、郭齐里氏,其汉化姓氏均为郭氏。③源于满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郭珲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部落,汉义“钩子”,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郭氏。其他还有满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齐里氏等。郭姓得姓始祖
虢序,又作郭序,虢序是虢叔的裔孙。虢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东周时期被周惠王封于夏阳为男爵。公元前658年晋灭北虢,至南虢公元前655年灭于晋。虢序随虢叔奔东周洛邑,后尊虢叔遗命避难于楚国,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又再封已70多岁的虢序于山西太原北阳曲,为公爵,依王命且表示新生转虢为郭,号称“郭公”,建立诸侯封国。虢序号曰“郭公”,是“虢声转为郭”最关键的代表人物。郭姓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北抵内蒙古、西至甘肃、东触江苏、西南入四川。三国两晋时,郭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唐朝中叶,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中兴之功带来了姓族的兴旺,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数敬奉郭子仪为始祖。北宋时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郭姓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明末清初,郭姓播迁到了台湾。郭姓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郭姓大约有10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1%,排在第十二位。郭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16%,占四川省总人口的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山西、甘肃,这四省郭姓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河北、山东,这二省的郭姓又集中了15%。全国的郭姓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形成了川豫晋甘为中心的郭姓聚集区。明朝时期,郭姓大约有9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七大姓。宋元明约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郭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明朝以前,郭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和北方,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使郭姓人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明朝时期,山西为郭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21.8%。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江西二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山东、浙江、河北,这三省的郭姓又集中了23%。明朝时西南的贵州和云南郭姓稀少。宋元明期间,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由西向东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北地晋冀鲁、南方赣浙二块郭姓人口聚集地区。当代郭姓的人口已达1500万,是全国第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郭姓人口由96万增到1500多万,大约增长了15倍多,郭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37.8%。其次分布于广东、四川、陕西、安徽、湖北、辽宁、湖南、江西、江苏、黑龙江十省区,又集中了郭姓人口的37.5%。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郭姓总人口的14.3%。全国形成了豫冀鲁晋、粤湘鄂皖、川陕三块郭姓聚集区。在近600年时间里,郭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北、向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郭姓姓氏文化
郭姓郡望堂号
- 郡望
- 堂号
郭姓门楣题辞
汾阳世泽“汾阳世泽”,源出郭姓是春秋周王室的后裔。周武王封叔叔姬仲在东虢;周文王之弟亦封在虢,周平王又封姬仲后裔在此虢,故今陕地有北虢、东虢、西虢。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子孙便称为郭氏,其后,郭氏代有封侯袭爵者。分支繁衍极盛。至唐代,大将军郭子仪率军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唐王封为“代国公”、“汾阳郡王”,唐德宗尊其为“尚父”。为纪念这位荣耀的显祖,郭氏取堂号为汾阳堂。郭姓宗祠对联
- 四言通用联
- 五言通用联
- 六言通用联
- 七言通用联
-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郭姓家谱文献
谱名 | 编者及编撰方式 | 藏地 |
---|---|---|
凫溪郭氏宗谱 | 郭志高纂修,明万历十一年家刻本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福建漳州》汾阳郭氏谱 | 郭兴重修,明万历二十八年 抄本 | 美国,日本 |
江西万载郭氏续修族谱十七卷 | 郭炳莫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四修族谱二十二卷 | 郭敬忠等主修,清光绪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益阳郭氏族谱二十卷 | 郭敦德等修,民国十一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万载郭氏族谱五卷 | 郭天云等纂修,清嘉庆二十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益阳市资阳郭氏洪淳支谱三十卷 | 郭凤岗,郭禄沼主修,民国二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福建闽清汾阳郭氏族谱 | 郭凤岗,郭禄沼主修,民国二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福州郭氏支谱十卷 | 郭兆昌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 福建图书馆 |
广东清远郭氏族谱 | 郭传礼等修,清宣统三年修抄本复印件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族谱七卷,首一卷,世系两卷 | 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侯官郭氏家集附福州郭氏支谱 | 郭柏苍辑,清光绪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六修族谱四十八卷 | 郭蓉镜编修,清光绪己亥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支谱十卷 | 郭杰昌纂修,清光绪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支谱 | 郭嗣蕃纂修,民国九年手抄本一册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支谱十卷 | 郭兆昌等纂修,民国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旧德述闻六卷 | 郭则云纂修,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郭氏族谱 | 郭荃阶、郭庆云纂修,民国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长乐郭氏六修族谱 | 郭大聪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江西万载郭氏续修族谱十七卷 | 郭炳莫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太原堂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浙江嵊县东郭竹氏宗谱六卷 | 竹引熏六修,民国九年木刻活字印本 | 浙江省嵊县文物管理局 |
上湘石屋冲郭氏三修族谱十八卷 | 著者待考,民国丁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黑水郭氏家乘八卷 | 郭克兴辑,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 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南京大学 |
京江郭氏家乘八卷 | 郭开溎修,清宣统三年续古堂活字本 | 北京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 |
亳县郭氏宗谱十卷 | 郭鸿诒、郭文彻纂修,民国十五年义堂活字本 | 北京图书馆 |
汾阳郭氏八修宗谱 | 郭衷儒等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崇本堂刻本 | 湖北图书馆 |
郭姓字辈排行
地域 | 字辈 |
---|---|
湖北浠水 | 立本习能迪强 |
湖北黄梅 | 惟学承在善新明德 |
湖北孝感 | 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 |
山东日照 | 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
山东枣庄 | 明学振万方依允 |
山东郯城 | 传家慎科首永保征世文 |
山东巨野 | 耀念本培元长成 |
山东鱼台 | 云效桂怀庆兴玉传记广召显润凡祥 |
福建安溪 | 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 |
福建龙溪 | 登科及第显扬祖德 |
湖南炎陵 | 文学尊孔孟英俊垂名远惠兰延清香世代表忠良 |
湖南上湘 | 启秀端正存真葆良诗书济美孝友聊芳英俊绳立家声代扬祖功宗德上锡恩光 |
湖南益阳 | 光彩焕文章凤兆忠诚惕 |
湖南湘潭 | 人文正启昌 |
湖南常德 | 如先定光明宏开学克诚 |
湖南桃源 | 沙萝村字派:伯元寿义单,思单永单京。维崇中士单,俞用如世启。兴学述孔宏,邦臣全忠国。 |
湖南桃源 | 辖神岗字派:寿义单思,单永文万。应胜嗣单,士为学正。世承宗光,述孔宏邦。能全家国,丕显其昌。 |
江西定南 | 传仁义礼家学召人文立志光先德贤名佰代欣 |
江西永丰 | 安政贤云德 |
江西赣州 | 朝三子应世承宗礼景邦学德文 |
江西德安 | 文嘉学习武安镇求荣照在善新明哲 |
江苏盐城 | 传仁宗乃大玉德世其方光宗 |
江苏江宁 | 高才立志良 |
河南新野 | 万长志振德 |
河南信阳 | 世家之传克承其志立 |
河南开封 | 世田好三云书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宝万代永乐祥 |
广西荔浦 | 韵姑琳金泰焕章文明佐祖世贤良 |
广西浦北 | 乃志大崇(洪)天万载恩 |
四川成都 | 应永存先德子 |
河北正定 | 旺怀朝廷风立树青 |
安徽涡阳 | 希文尚允兴传学 |
新加坡 | 长仕谏怀云雨百里瑞天定朝清廉启国家廷献文明行笃必有克诚用垂式宜尔子孙以介景福 |
郭姓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郭姓历代名人397名,占总名人数的0.8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八位;郭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3%,排在第四十位;郭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75%,排在第二十六位;郭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78%,排在第二十九位。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