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姓历史发展
邓姓起源演变
- 源出一
- 源出二
- 源出三
- 源出四
- 源出五
邓姓迁徙分布
邓姓发源于今天河南邓州的古邓国,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汉代中期,邓况自楚徙居南阳新野。至东汉初,因族人为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汉室立下大功及与东汉皇室的亲戚关系,一跃而成为东汉最显赫的家族。但至东汉安帝时,有人诬告邓弘等曾反对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满,因而使邓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难。此后,南阳邓氏不断外迁,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肃者。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有南阳邓叔攸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后又分支泉州等地。东晋十六国时,中原邓氏大举南迁,分布于江南许多省份,以江西、江苏居多。总之,邓姓早期主要还是以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中心,其首先迁入的地方是今山东高密县一带。与此同时,已有邓姓南迁入今四川、广东等地。至晋代,邓姓的子孙在北方已落籍于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安徽等地;在南方已迁居到今江苏、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阳邓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别居于甘肃、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邓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地。明代福建人邓显祖移居台湾,此后,闽粤邓氏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江西邓氏向浙江迁徙,在建德市与兰溪市交界处原有三大村落源心村、邓宅村、桥亭村大多数村民为邓姓。当代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广泛的分布区,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邓姓人口分布
- 历史上邓姓的分布和迁移
- 当代邓姓的分布和图谱
邓姓传统文化
邓姓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
- 安定郡: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汉末武威太守邓晋生。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安定邓氏始自骘公第7代孙邓晋生,因他出任武威太守而留居安定(今甘肃烃川),此后便从新野邓氏中分出,称安定邓氏。邓晋生生子名邓羌,在十六国前秦时历官并州牧、尚书左仆射。邓羌裔孙邓素,唐朝时任兵部郎中,封南阳县伯,迁属蓝田(今属陕西)。邓素二子:邓元挺、邓元机,分别官至吏部侍郎、兵部郎中。此外,唐代时又有著作郎·邓行俨,也称邓羌的后代。
- 高密郡: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
- 平阳郡:西汉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三国时期魏国正始八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设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当时辖地在今山西省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地区,即今山西省临汾市。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西晋邓攸。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平阳邓氏:始自西晋尚书右仆射邓攸,因家于平阳(今山西襄汾)而称平阳邓氏。邓攸自称是新野邓禹之后,有兄子名邓绥,也知名于两晋之时。
- 长沙郡:周朝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灭楚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等地。西汉改郡为长沙国,东汉仍改回为郡。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东晋荆州刺史邓粲。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长沙邓氏:东晋时,有荆州刺史邓粲,曾任车骑将军桓冲别驾,也是东汉太傅邓禹的后裔。
- 陈郡:此支邓氏,为晋代广州刺史邓岳之族所在。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陈郡邓氏:两晋时,有广州刺史邓岳和著名将领邓遐父子,也是汉太傅邓禹之后;两人祖居陈郡陈县,亦即今淮阳县。
- 洛阳郡:此支邓氏,为东汉大将军邓骘后裔。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洛阳邓氏:东汉大将邓骘的后人中有一支世属洛阳,称洛阳邓氏。唐代时,有尚书右承、扬州长史邓景山,便是以洛阳为郡望的邓姓人。
- 宜春县:西汉时期置宜春县。晋朝时期改名为宜阳。隋朝时期设袁州,改宜阳为宜春,治所便在宜春(今江西宜春),其时辖地在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一带地区。元朝时期为路。明、清两朝均为袁州府。民国时期废府改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
- 南雄县:治所在今广东省南雄县。
- 宣城郡、南唐郡:这两个郡号是南唐李改邓之邓氏的郡号。其中宣城郡是以邓天和牧地安徽宣城得之。南唐郡是由南唐时期李改邓得之。
- 南阳堂:以望立堂。南阳郡邓氏多以此为堂号,意指为南阳郡禹公后裔。
- 安定堂:以望立堂。
- 高密堂:以望立堂。
- 平阳堂:以望立堂。
- 长沙堂:以望立堂。
- 洛阳堂:以望立堂。
- 宜春堂:以望立堂。
- 南雄堂:以望立堂。
- 陈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陈国堂、淮阳堂。
- 谦恕堂:源出东汉时,邓禹第六子邓训为郎中。谦(谦逊不骄傲)恕(对人宽恕)下士(以礼待下属),士大夫都归附他,所以叫“谦恕堂”。邓训用恩惠和信义对待羌胡,少数民族都感激他,喜欢他,都来通好。朝廷封他寿平侯。
- 魁宿堂:是福建汀州府莲城县(今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为其主体区域)德恢公于宋代为避战乱迁江苏阜宁邓家灶一脉独有的堂号。今德恢公后人又从江苏阜宁邓家灶分迁散居于安徽、上海等地。
- 东汉堂:笔者在由贵州习水的一个邓氏宗亲(邓三祝公的后裔)提供的贵州习水邓氏族谱中看到。据此支族谱记载,其世系与南阳郡邓氏存在较大差异。
- 世德堂、敦本堂:敦本堂是今福建龙岩新罗小池卓洋邓氏友兴公迁今湖南醴陵的邓氏后裔在醴陵当地兴建了尊奉松峰(友兴)公为始祖的宗祠,友兴公后裔以此为堂号。其总堂是世德堂,是福建龙岩新罗小池卓洋邓氏、所有外迁各地敦本堂友兴公后裔的总祠堂,自明朝创建至今已经数百年。此支邓氏分布于今天的湖南醴陵、浏阳与环洞庭湖各县市;江西萍乡、湘东等地;还远及四川成都周围包括金堂和重庆包括巫山一带(原太昌镇(今巫山县大昌镇公平村)),已繁衍至少超过五六万之众。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是此支邓氏在龙岩小池卓洋邓氏宗祠世德堂祭祖大典之日,已经当地邓氏独有的一个盛大节日!
- 宣训堂:此支邓氏分布于今湖南衡南、安仁、慈兰、邓冲、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已繁衍至少十万之众。 本堂始祖邓公仲全,明朝时任衡阳指挥使。
- 云台堂:福建汀州府千四郎祖贤公后裔迁浙江武义后裔所创立的堂号。
- 九睦堂:湖南长沙金圫邓氏的堂号
- 此支邓氏位于今天的湖南长沙县榔里镇金圫村,在历史上相当富有,曾建有家族内部的免费学校。
- 爱德堂:今福建龙岩新罗区东肖邓氏及红坊悠远邓氏通用堂号,为闽沙邓氏光布公后裔一脉。
- 崇本堂:今江西永新、兴国等四县邓氏通用堂号,此支邓氏由今福建龙岩永定县合溪乡王社村迁江西永新、兴国等四县,是福建简公后裔一脉,为当地旺族。
- 光裕堂:今福建三明闽沙邓氏的堂号。闽沙邓氏尊光布公为开基祖,此支邓氏人丁兴旺,代有人才。如当代邓子基是我们中国财经界的泰斗。
- 敦伦堂:今武义县东南部金岩村邓氏家族堂号,“敦伦堂”即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劝戒训勉后代子孙。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也可谓敦睦人伦,家和万事兴。此支邓氏由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古田里东乾(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古蛟新区东乾村)迁出。清初因族人经商来到浙江,寄居于金、衢、严(州)、处(州)四府,其中部分邓氏定居武义南乡二十都唐里(今熟溪街道塘里村),建宗祠名曰善继堂。联十公长子碧进从唐里迁武义南乡双坑葛塔村(今熟溪街道甘塔村),联七公长子虞章迁到武义南乡双坑管岭脚村(上甘塔),他的四子志荣迁居金岩村,为金岩村始祖。
- 武威堂”、“汝南堂”:凤山廖、邓氏家族之邓氏的堂号,当地98%之凤山邓氏、廖氏都以此为堂号!
邓姓宗祠楹联
- 四言
- 五言
- 六言
- 七言以上
邓姓家谱文献
江西丰城邓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明)邓子龙略述,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木刻活字印本。江西省丰城县博物馆(影印本)、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吉水邓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邓辅贤序,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江西邓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江西邓氏重修族谱十卷,(清)邓达上纂,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邓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南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十七~十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七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五~六卷、第十二~十三卷、第二十九~三十卷、第三十五~三十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纯房侃堂支下谱诀,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抄本一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四修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仅存第八~十卷、第十三卷、第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淞阴义庄江苏邓巷蒋氏宗谱十六卷,蒋忠增等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湖南邓氏七修族谱十八卷,每卷分上、下册,首卷上、下册,(民国)邓芯香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南湘邓氏续修族谱十卷,(民国)邓盛法主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湖南浏阳济东邓氏重修族谱,(清)邓传柁等主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湖南安化邓氏续修族谱四十六卷,(清)邓星僭等主修,清光绪辛丑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湖南宁乡枧坪邓氏三修支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邓文泰主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常宁县邓氏宗谱九卷,首二卷,(民国)邓道伟等主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重修族谱,(清)邓仿周主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涟源西溪邓氏族谱四十卷,首三卷,(民国)邓甲夫主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湖南宁乡邓氏三修支谱八卷,首一卷,(民国)邓利清等主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湘乡长田邓氏三修族谱十八卷,首卷上、下册,末一卷,(民国)邓俊一等主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民国)邓繗主修,民国乙亥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邓氏重修族谱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网站档案馆。注:以上为部分家谱,根据各地家谱文献整理。邓姓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邓姓历代名人173名,占总名人数的0.38%,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一位;邓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排在五十九位;邓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2%,排在第五十三位;邓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5%,排在第七十九位。邓姓古代
朝代 | 姓名 | 祖籍 | 身份 | 简介 |
---|---|---|---|---|
商末周初 | 邓九公 | 名将 | 原为殷商三山塘关总兵,曾领兵讨伐过西周,后来因为不满商纣王暴政投靠西周,为西周开国功臣,死后封神青龙星,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邓家门村祖神庙有其画像,被当地邓姓尊为祖神。 | |
西汉 | 邓通 | 蜀郡南安(今属四川省) | 商人 | 西汉时蜀中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为邓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 |
东汉 | 邓禹 | 南阳(今河南新野) | 名将 | 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后绘图云台,居二十八将之首,为邓氏家族的第四十七世祖。 |
三国 | 邓芝 | 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 | 名将 | 邓禹的后裔。蜀国大将军。他为将军二十余年,赏罚分明,善恤卒伍,是历史上著名的清明廉洁的军事将领。为邓氏家族第五十三世祖。 |
三国 | 邓艾 | 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 | 名将 | 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为邓氏家族第五十四世祖。 |
东晋 | 邓攸 | 平阳(今山西省襄汾) | 大臣 | 晋元帝时南迁前后声誉卓著的名臣。 |
元代 | 邓牧 | 钱塘(今浙江杭州) | 思想家 | 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释、道三教正宗,著有《伯牙琴》《洞霄图志》。 |
明代 | 邓子龙 | 丰城(今属江西省) | 名将 | 抗倭名将,1598年援朝抗倭,战死釜山南海。 |
明代 | 邓韍 | 江苏省常熟 | 学者 | 字文度,号梓堂,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著有《易解》、《常熟志》等。 |
清朝 | 邓世昌 | 广东省番禺 | 名将 | 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在1894年的黄海战役中,率致远舰奋勇作战,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
清朝 | 邓廷桢 | 江宁(今江苏省南京) | 名将 | 历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曾率军阻击英舰于厦门,著有《双砚斋诗钞》。 |
邓姓近现代
姓名 | 生卒年 | 祖籍 | 备注 |
---|---|---|---|
邓小平 | 1904~1997 | 四川省广安市 |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
邓发 | 1906-1946 | 广东云浮 |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
邓中夏 | 1894—1933 | 湖南郴州 | 中共第二届、五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邓中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
邓颖超 | 1904~1992 | 广西南宁 | 周恩来妻子、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妇委书记和国民党省党部妇女部秘书等职。 |
邓恩铭 | 1901~1931 | 贵州荔波 |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
邓稼先 | 1924—1986 | 安徽怀宁 |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
邓荫南 | 1846~1923 | 广东开平 | 他是华侨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杰出代表,孙为其遗像题词:“爱国以命,爱党以诚。家不惶顾,老而弥贞“。1929年1月,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遗着编入《荫南文存》。 |
邓碧珊 | 1874~1930 | 江西省余干县 | “珠山八友”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清末秀才。早年靠绘画瓷板肖像为生,陶瓷肖像结画是他发明的。 |
邓文钊 | 1908~1971 | 广东长乐(今五华) |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硕士学位,曾任香港大英银行、华北银行华人经理。 |
邓拓 | 1912-1966 |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 | 新闻家,政论家,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燕山夜话》等。 |
邓子恢 | 1896—1972 | 福建龙岩 |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
邓宝珊 | 1894-1968 | 甘肃天水 | 无产阶级革命家,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 |
邓仲元 | 1886~1922 | 广东惠阳 |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司长、粤军总部参谋长兼陆军第一师师长,功绩卓著。 |
邓锡侯 | 1889~1964 | 四川营山 |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爱国人士。 |
邓东哲 | 1916~1995 | 湖南 |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邓克明 | 1906~1983 | 湖南省安化县 | 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邓兆祥 | 1903~1998 | 广东省高要县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高级将领,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
邓仕俊 | 1918—1993 | 四川省通江县 |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邓龙翔 | 1913—1979 | 江西庐陵(今吉安) |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
邓家泰 | 1914~2003 | 湖北省荆门市 |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升中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邓华 | 1910~1980 | 湖南省郴州 |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 |
邓斌 | 1902~1930 | 湖北省团风县 | 历任黄冈县农协委员、县总工会委员长。 |
邓逸凡 | 1912~2004 | 广东省兴宁县 | 广东兴宁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
邓力群 | 1915-2015 | 湖南郴州桂东 | 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办公室组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组长,《红旗》杂志常务编委、秘书长、副总编。 |
邓军林 | 1902~1985 | 湖南郴州永兴 | 国民党少将。特赦后任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 |
邓咸欢 | 1920~ | 江西省高安市 | 国民党陆军一级少将,抗战英雄,黄埔军校杰出校友,黄埔军校16期毕业。 |
邓昌友 | 1947~ | 四川遂宁市蓬溪 | 中央党校领导干部专业函授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92年7月晋升空军少将军衔,1999年7月晋升空军中将。2006年6月晋上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 |
邓肖禹 | 1920~2000 | 江西省景德镇市 | 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曾任市书画院画师、市人大代表、陶瓷美术界老艺术家联谊会理事。 |
邓紫棋 | 1991- | 中国香港 | 中国香港女歌手、词曲创作人 |
邓亚萍 | 1973- | 河南省郑州市 | 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 |
邓超 | 1979- | 江西南昌 | 中国内地男演员、电影导演、投资出品人。 |
邓丽君 | 1953-1995 | 中国台湾省云林县 | 歌唱家 |
邓姓研究考证
源于曼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给叔父曼季的封地,史称邓国(今河南邓州),属于以国名为氏。《元和姓纂》载:“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百家姓探源》:“关于邓氏的源流,《元和姓纂》等古籍说明的十分清楚,邓氏源自曼姓,是殷商时的一个诸侯国,而追溯其渊源,则可至上古时的古帝少昊,少昊名质,‘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以金德王亦曰金天氏’。“颛顼时以少昊之子一人有德业者,赐为曼姓。”《百家姓探源》最后指明:“根据学者的考证,邓国所在即今河南省邓县(邓州)之境。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