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名字,将伴随他的终生,因此,取个好的名字,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和愿望。但取名也是一种学问,有诸多讲究和原则。孙姓人不断地生息繁衍,取名也在不断地实践着。在不断取出一些新名字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取名规律和固定的取名技法。为便于今天的孙姓人取名,下面就历史上孙姓人的取名规律、技巧和方法作些简单介绍。
历史上妙姓人的名字如同其姓氏有特色一样,也是极有规律的。一般说来,在先秦时期,孙姓取名最早使用天干和五行中的字,至周朝时由于国家提倡取名的“五则”与“六避”,取名开始复杂化。其中有些是以婴儿出生时的生理特征取名,有些是借助婴儿出生时的有关事情、事物取名,也有的根据婴儿出生时与父亲的相近之处来取名,手段多样,不一而足。为了便于避讳和尊老,当时人取名时还竭力避免与国名、官名、山川名、隐疾名、牲畜名和器物名等相同,也就是提倡所谓的“六避”。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取名时除沿袭旧法外,又增加了一些诸如祈祷长生、排行、尊老等取名方法。当时人们取名常见的字,主要有君、公、翁、无、长、吉、卿、宾、郎、寿、敞、章、昌、震、赐、孙、房、士、民、彦、景、大、伟、巨、威、灵、茂、世、永、初、玄、宝、道、德、火、惠、孝、慈、敬、文、正、宣、修、秉、奋、熊、忠、亮、牧、宝、让、奉、里等。
汉代以后,由于王莽称帝改制,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规定取名只限一字,所以孙姓人取名时全部采用单名,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五代.东汉、三国、晋代这段时间内,孙姓人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单名,如东汉宦官孙程,三国吴国孙权、孙皓、孙休、孙亮、孙策、孙坚、孙琳、孙德、孙谦、孙松、孙绰、孙奋、孙虑、孙灸、孙登、孙瑜、孙匡、孙翔,晋代孙秀、孙登、孙炎、孙该、孙楚、孙盛、孙康等都是如此。因此,取单名便成了这一时期孙姓人取名的最大特色。
宋代以后,孙姓人的取名形式才基本固定下来,有了字辈取名、排行取名、音序取名、用典取名,以及单名、双名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大都保存到近现代,有些还一直沿续到今天,至于当代人的取名特点,以喜欢取单名为主,在用字上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区性,且名字与性别有密切关系。根据一些学者对解放后的人口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孙姓人在取名用字中,有些是相当稳定的,像华、明、志、永、平、新、庆、光、利、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都很常见;但是,也有一些人名用字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如 1949年以前,孙姓人取名时最常见的字是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而1949-1966年间却变为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1966-1976年又变为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1976年后再变为华、丽、春、小、燕、红、军、伟、晓、艳、明、建、志、海、亚、平、文、英、梅、芳等。从这些时期孙姓人取名时所用频率最高的20个字的排列顺序上不难看出,各个时期孙姓人的取名用字受政治的影响。如第二时期(1949-1966年)华、国、建、民的频率比其他三个时期高,因为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又如文革时期(第三时期1966-1976年)文、红、梅、军、东、立、斌、卫、兵等字的频率高于其他各时期,也正是因为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只是到了1976年以后,人们才慢慢避免使用政治色彩太浓的字,并减少对传统人名用字的使用率,开始追求新颖、脱俗,爱用比较、文雅或别致的字,像彬、婷、磊、博、微、听、妍、露、璐、萌、曦、森、薇、洋、鑫、玮、琳、楠、晨、妮、睿.韶、晓、小、静、洁、娜、冬、宁、颖、莹、蕾等字都不断被使用。
同时,现代孙姓人在取名时,对男名女名的用字也有较大的区别。如男性取名爱用有气魄的字,像伟、海、波、涛、飞、毅、宇、锋、巍等等,而女姓取名则喜欢用表现女性美丽、聪惠的字,如英、华、玉、秀、珍、兰、芳、椒、桂、凤、家、梅、玲、美、红、春、云、琴、惠等.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孙姓人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在取名用字上还是有差别的。如一些学者对1982年的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在北京、上海、辽宁、陕西、四川、广东、福建等7个省市中,取名使用率最高的20个字是英、华、玉、秀、明、珍、文、芳、兰、国、丽、桂、荣、树、德、春、金、建、志、凤,但具体到各省市,使用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如北京孙姓人取名时使用率最高的20个字是淑、秀、英、玉、华、兰、文、荣、珍、春、凤、桂、德、明、国、志、建、红、永,上海则是英、华、芳、明、珍、妹、金、宝、林、秀、国、根、建、文、娟、玉、凤、娣、美、惠,辽宁是玉、桂、英、华、素、兰、凤、秀、春、淑、德、文、丽、珍、荣、艳、国、云、芒、军,陕西是英、芳、秀、玉、兰、文、华、建、明、军、平、林、国、春、红、志、厦、梅、永、小,四川是华、秀、英、明、玉、清、琼、珍、德、成、芳、国、光、云、文、素、小、兴、贵、建,广东是亚、英、华、明、玉、丽、珍、芳、文、秀、伟、荣、少、兰、惠、桂、妹、国、金、志,福建是丽、秀、治、美、玉、华、水、英、金、明、文、花、国、清、志、珍、惠、椒、建、庆.通过对上述这些字的综合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北京还是其他省市,英、华、玉、秀、明、珍6字都是使用频率最多的字,其彼盖率在10%以上,加上其余14个字,总覆盖率在25%以上。也就是说,在这些省市中,有1/4以上孙姓人的名字,所使用的汉字都在20个字之中.
由于取名用字比较集中,加之单名又比较盛行,当今孙姓人同名现象比较严重.但这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历史上,孙姓人同名现象相当普遍,仅据《古今同姓名大辞典》粗略统计,孙姓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就有2个孙膑、孙科、孙觉、孙山、孙康、孙恩、孙休、孙辅、孙传芳、孙聪、孙洪、孙绰,3个孙炎、孙溥、孙瑛、孙瑾、孙玺、孙良、孙芳、孙晨、孙仁、孙博、孙寿,4个孙武、孙皓、孙立、孙礼、孙岳,5个孙秀、孙承恩、孙清、孙荣,6个孙文、孙伟、孙昌,7个孙登、孙泰、孙成、8个孙瑜,9个孙逢吉。虽然历史上孙姓人也采取了一些手段避免同名,如采用偏僻字、异体字、怪字为名,像爽、架等,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代孙姓人取名时,除应尽量避免与别人重名外,还要注意选用字形的美观、姓名之间音节的和谐、名字寓意的高雅深远,等等。综观历史上孙姓人的起名,其传统的取名技巧与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姓名互训。所谓姓名互训,就是参照姓氏文字的本意,寻找意思上能与之关联相配的文字、概念取作名字。姓、名关联起来,意思串通,互为解释,如孙子续、孙系子等名字。《说文》:“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即为典型的姓名互训之利。其他如孙后、孙裔、孙又生、孙逊、孙顺等也都与“孙”的有关意义相对应,互为训解,姓名含义丰富,生动有趣,高雅别致。
二、希贤慕占。如孙尚武、孙崇武、孙法武等名字,是由崇慕春秋吴国杰出军事家孙武而来;孙仰权、孙向权、孙崇权、孙权谋,名字是由三国吴大帝孙权名字和字仲谋演化而来,表示敬仰这位开国皇帝;孙过虔,则是由唐代书法家名过庭字虔札稍加变化而来,同样具有希贤慕古之意。
三、姓名叠韵。这类名字是在字音上下功夫的,它强调姓、名韵的一致,如孙春、孙充、孙苑、孙珲、孙眆、孙锟、孙伦、孙润、孙准,等等,其名可谓姓名二字形音俱似了。
四、子部取义。这种取名方法大多引经据典,根据“孙”字的偏旁“子”或由“子”组成的字进行取名.如“孙子充”这个名字,出自《诗经·山有扶苏》:“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子充,良人也”,意思是忠良之人;又如孙孝慈,名出《礼记·表记》中的一句话,即“孝于亲,慈于下”;再如孙孟晋,班固《幽通赋》中说:“盎孟晋以迫群”.“孟,勉也;晋,进也”,取其勉励、进取之意。
五、纟部起名。孙,繁体字作殊,这种取名方法是凡有“纟”字作偏旁部首的字都可以用作孙姓人的名字,如孙系、孙红、孙纲、孙纤、孙绍、孙绎、孙绚、孙维、孙绮,等等.这种取名方法实际上是在二字偏旁结构上作文章。
但是,我们在按上述方法取名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避免俗气庸滥。首先是不要用不雅的字或含有贬义的字,如凶、兽、狗、猫、虫、鼠之类。其次是不用常被人用的字,如桂兰、志刚、大勇之类。
二是避免晦涩艰深。首先是不要用冷僻的字,其次是不要用含义太古奥的字。别人看到你的名字,身边不会带《康熙字典》、《辞源》、《辞海》,既读不出音,也不明含义.那您取名的用意也就白费了。
三是避免产生歧义。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多音字也很多,不留意往往会产生其他的、甚至相反的意思。比如如果起名为孙奇概,意为气概非凡,但奇概正与乞丐同音,意思完全变了。
当然,上面介绍的有关孙姓取名种种,仅仅就一般情况而言,而且是分而言之。取名的时候,您一方面大可不必过分拘泥,另一方面要综合起来考虑。以上内容由本站www.qimingzhijia.com编辑分享。
标签: